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中填充膏的试验方法,包括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总酸值、腐蚀性、23℃时的介电常数以及23℃和100℃时的直流电阻率。本文件适用于评估电缆用填充膏的性能指标和质量特性。
Title:Test methods for general use of cable insulation and sheath materials - Part 5: Special test methods for filling compounds - Section 1: Drop point - Oil separation - Low temperature flexibility - Total acid value - Corrosiveness - Dielectric constant at 23°C - DC resistivity at 23°C and 100°C
中国标准分类号:K36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3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951.10-1997是中国国家标准《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的一部分,专门针对填充膏的性能测试制定了详细的标准。这一标准不仅为电缆制造提供了技术依据,还确保了电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标准中涵盖了多个关键指标,如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环境适应能力。
标准中的每一项指标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应用场景。例如:
以某大型电力工程为例,该项目采用了符合GBT 2951.10-1997标准的电缆填充膏。通过严格的测试,该填充膏表现出优异的滴点(超过180°C)和极低的油分离率(低于0.5%),成功应对了长时间运行和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此外,在东北地区的严寒测试中,该填充膏的低温脆性表现良好,未出现任何断裂现象,确保了电缆系统的稳定运行。
除了上述指标外,标准还涉及总酸值、腐蚀性和介电常数等重要参数。例如,总酸值过高可能加速电缆绝缘层的老化;腐蚀性测试则用于验证填充膏对金属部件的影响。而介电常数和电阻率直接关系到电缆的电气性能,是确保信号传输质量的重要保障。
GBT 2951.10-1997标准通过全面的测试体系,为电缆行业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技术指导,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