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的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柑桔溃疡病菌的检疫检验和相关研究工作。
Title:Quarantine 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itrus Canker Bacter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柑桔溃疡病是由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柑橘产业的植物病害。为了有效控制这种病害的传播,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29394-2012 柑桔溃疡病菌的检疫检测与鉴定》。这一标准为柑桔溃疡病菌的检测、鉴定和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该标准的核心在于规范了柑桔溃疡病菌的检测方法和鉴定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主要内容包括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病原菌分离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环节。这些步骤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检测体系。
在检测方法上,GBT 29394-2012 提供了多种技术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是显微镜观察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显微镜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柑桔溃疡病菌,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则利用PCR技术对病原菌的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扩增,从而实现快速、精准的检测。
近年来,GBT 29394-2012 在我国多个柑橘主产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四川省为例,该省是全国重要的柑橘种植基地之一。为了防止柑桔溃疡病的扩散,当地农业部门严格按照该标准开展检测工作。据统计,自实施该标准以来,四川省柑桔溃疡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柑橘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有效保障。
此外,该标准还推动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柑橘及其制品的跨境运输日益频繁。通过采用GBT 29394-2012,各国可以更有效地协同防控柑桔溃疡病菌的传播,保护全球柑橘产业的安全。
GBT 29394-2012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不仅为柑桔溃疡病菌的检测与鉴定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我国乃至全球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