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洋平台结构焊缝缺陷的修补原则、修补方法、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本文件适用于海洋平台钢结构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焊缝缺陷的修补工作。
Title:ANSI 13-2019 Welding Defect Repair Procedures for Marine Platform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NSI 13-2019《海洋平台结构焊缝缺陷修补工艺要求》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焊接修复过程中的无损检测频率和验收标准的规定。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焊缝修复后的无损检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以第5.4节“无损检测”为例,在TCANSI 13-2018中仅要求在焊接修复完成后进行一次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即可满足验收条件。而在TCANSI 13-2019中,则增加了额外的磁粉检测或者渗透检测步骤,并且明确规定所有检测结果都必须符合API 1160的标准。
这种改变主要是基于近年来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由于疲劳裂纹扩展导致的重大事故。通过引入更多种类的无损检测手段以及更高的验收门槛,可以有效提高海洋平台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规格书确定哪些部位需要进行焊接修复工作;然后按照规定程序完成清理、预热、施焊等工序后,应立即安排专业人员使用合适的设备执行首次无损检测(如RT/UT)。如果初次检测发现任何超标缺陷,则需返修直至合格为止。接着,在整个修复区域表面涂覆防腐涂层之前,还需补充实施MT/PT检查以确保没有隐藏的微小瑕疵残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上述各项检测操作期间,操作者必须持有相应资质证书并遵循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正确操作仪器。同时,所有记录文档应当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阅审计之用。
总之,通过对TCANSI 13-2019中新旧版本间关于无损检测部分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该领域内对于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能方面持续保持着严谨态度。因此,在实际工程项目当中务必严格按照最新规范执行每一步骤,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