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含氯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环己酮法)。本文件适用于上述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分析。
Title:Textiles -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21: Mixtures of chlorofibres, certain 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fibres, certain elastomeric fibres, acetate fibres, triacetate fibres and certain other fibres (cyclohexanon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910.21-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的重要文件之一,其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来检测特定类型纤维的混合物成分。这一标准适用于含氯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以及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分析。通过采用环己酮法,该标准为纺织行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确保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环己酮法是一种基于溶剂溶解特性的化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不同纤维对环己酮的溶解性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纤维逐一分离并定量分析。例如,含氯纤维在环己酮中几乎不溶解,而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则可以被部分溶解。这种特性使得实验人员能够通过精确控制条件,逐步提取出各种纤维成分,从而实现准确的定量分析。
以某知名运动品牌为例,其一款高性能跑步裤采用了含氯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混合材料。通过应用 GBT 2910.21-2009 标准进行检测,发现含氯纤维占比为 40%,弹性纤维占比为 60%。这种配比不仅保证了衣物的舒适度,还显著提升了耐用性。据数据显示,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该款裤子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35%,同时保持了良好的透气性。
GBT 2910.21-2009 标准作为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的重要工具,不仅规范了纤维检测流程,还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对纤维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实际案例的验证,该标准为企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其开发更高质量的产品。未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