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抑菌微纳米镶嵌纺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纱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原料,采用微纳米镶嵌纺技术制得的具有抑菌功能的本色纱线。
Title:Inhibitory Micro-nano Embedded Spun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 Natural Color Yarn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CTA 30601-2023《抑菌微纳米镶嵌纺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纱》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抑菌性能测试方法的具体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测试条件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更详细的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抑菌率的测定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培养基种类与菌株选择,这可能导致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存在偏差。而新版标准明确指出应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ATCC 8739)作为测试菌株,并使用LB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此外,还规定了实验环境温度需控制在37±1℃,培养时间为24小时±1小时。
这样的调整有助于减少因操作差异带来的误差,使产品的抑菌效果能够得到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估。企业如果想要按照此标准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则需要严格遵循这些参数设置来开展相关试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这也提醒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确保从源头上满足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