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药品冷链物流的基本要求、设施设备、温度控制、操作规程、人员管理、风险控制及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从事药品冷链物流的企业及相关机构。
Title: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Cold Chain Logist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8842-2012 是中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药品冷链物流的操作流程,确保药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GBT 28842-2012 的主要目的是为药品冷链物流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以确保药品在整个供应链中保持其质量和有效性。这包括温度控制、操作流程、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药品对温度非常敏感,不当的温度可能导致药品失效或变质。因此,GBT 28842-2012 强调在整个冷链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范围,通常要求冷藏药品保持在 2℃ 至 8℃,冷冻药品保持在 -15℃ 以下。
GBT 28842-2012 强调对冷链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药品特性、冷链设备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此外,定期考核和更新培训内容也是必要的。
如果冷链中断,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将药品转移至备用冷链设备或尽快送达目的地。同时,需记录中断的时间、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并对受影响的药品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销毁或重新检验。
GBT 28842-2012 要求所有冷链操作记录(如温度数据、运输时间、交接记录等)至少保存 5 年,以便追溯和审计。这些记录应真实、完整、可追溯。
GBT 28842-2012 主要适用于需要冷链管理的药品,特别是对温度敏感的生物制品、疫苗和其他特殊药品。对于普通药品,可能不需要如此严格的冷链管理。
GBT 28842-2012 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但在中国医药行业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许多企业将其作为内部操作规范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涉及出口或国际标准对接时。
定期对冷链系统进行验证和校准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关键。验证内容包括设备性能测试、温度分布测试、应急响应能力评估等。验证结果应形成报告并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