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二异丙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环氧丙烷与氨反应制得的工业用二异丙胺。
Title:Industrial Diisopropylam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5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用二异丙胺的新旧标准差异解读——以纯度测定为例
在工业用二异丙胺的标准更新中,TZZB 3635-2024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检测方法上进行了优化。其中,纯度测定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尤为值得关注。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纯度测定的具体操作流程、仪器设备要求及结果计算方式均做出了更详细的规范。这种调整旨在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人为误差。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纯度测定主要依赖于气相色谱法,但并未对色谱柱的选择和载气流速给出具体指导。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应使用长30米、内径0.25毫米的毛细管柱,并且载气流速需控制在1.2毫升/分钟。此外,对于进样口温度,旧版标准仅要求“适当升高”,而新版则明确设定为200℃。这些细节上的改进使得实验条件更加统一,有助于不同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
在实际应用时,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选用符合规格的色谱柱,并确保其安装正确无误;同时,定期校准载气流量计以保证流速稳定。在进行样品分析前,还需完成系统的彻底清洗工作,避免因残留物质影响测试精度。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可以有效提升纯度测定结果的质量,为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