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铅锌矿山低浓度尾水中特征污染物采用人工湿地进行生态处理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运行管理及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铅锌矿山低浓度尾水的生态处理及相关人工湿地的设计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Treatment of Low-Concentration Tailwater from Lead-Zinc Mines by Constructed Wet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GXAS 404-2022《铅锌矿山低浓度尾水中特征污染物人工湿地净化生态处理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人工湿地基质配比的新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更加注重基质的选择和配置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例如,在老版本中,对于基质的选择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和吸附性能。而在TGXAS 404-2022中,则明确规定了基质应由至少三种不同粒径的天然砂、碎石以及有机质材料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并且要求每种成分的比例不得低于总体积的15%。这种具体化有助于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和净化效率。
以某铅锌矿山为例,在实施该标准时,技术人员首先根据当地资源情况筛选出适合的天然砂、碎石及稻壳作为主要基质原料。然后按照标准要求将粒径为0.5-2mm的天然砂占总重量30%,粒径为2-8mm的碎石占40%,稻壳占30%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发现,这样配置的基质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尾水中铅、锌等重金属离子,还显著降低了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含量,达到了预期的净化目标。
这一改动体现了从经验导向向科学管理转变的趋势,强调通过优化基质结构来增强人工湿地的功能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矿山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