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盐)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盐)残留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loroacetic Acid (Salt) Residues in Surfact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GBT 28193-2011 标准?
GBT 28193-2011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用于指导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盐)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定氯乙酸(盐)残留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适用于各类表面活性剂产品的质量控制。
为什么需要测定表面活性剂中的氯乙酸(盐)残留量?
氯乙酸及其盐类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刺激皮肤或引发过敏反应。通过测定其残留量,可以确保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安全性,符合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GBT 28193-2011 的主要测定原理是什么?
该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通过色谱柱分离,利用紫外检测器对氯乙酸(盐)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如何进行样品前处理?
GBT 28193-2011 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常见的表面活性剂类型,包括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但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产品,可能需要调整实验条件。
测定过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GBT 28193-2011 中对检测限和定量限的要求是什么?
根据标准要求,氯乙酸(盐)的检测限为 0.1 mg/kg,定量限为 0.5 mg/kg。这意味着低于检测限的结果视为未检出,而高于定量限的结果则需精确量化。
如何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测定结果显示超出限量怎么办?
一旦发现氯乙酸(盐)残留量超标,应立即停止产品销售并追溯原因。可能需要重新调整生产工艺或更换原料供应商,确保后续生产符合标准要求。
GBT 28193-2011 是否有替代标准?
目前尚未发布替代标准,但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先进的测定方法。因此,建议定期关注相关标准更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