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嘧霉胺原药、载体和助剂加工而成的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Title:GB/T 28151-2011 Specif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fungicide - Pyrimethanil wettable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8151-201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技术规范,主要用于农业领域中的病害防治。嘧霉胺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作物的病害管理。这种可湿性粉剂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高效的杀菌效果,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其成分通常包括嘧霉胺活性成分以及助剂,这些助剂能够改善产品的物理性能,使其更容易被水分散并均匀覆盖在植物表面。这种特性使得嘧霉胺可湿性粉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还对环境友好,减少了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GBT 28151-2011 对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湿润时间、持久性等关键指标。这些标准确保了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例如,悬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药剂在喷洒过程中的均匀分布,而湿润时间则决定了药剂能否快速附着于植物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常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例如,在草莓种植中,由于灰霉病的高发性,嘧霉胺可湿性粉剂被广泛使用,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研发也更加注重环保性能。生产企业通过优化配方设计,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同时提高产品的生物降解性。例如,某知名农药企业通过改进助剂配方,将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生物降解率提升至90%以上,大幅降低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
此外,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嘧霉胺可湿性粉剂的应用还强调科学用药原则。通过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发展,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GBT 28151-2011 嘧霉胺可湿性粉剂不仅是农业病害防治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持续的创新研发,这种药剂正在为全球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