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临界性高血压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临界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相关健康管理人员的参考。
Title: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Hyperten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419-2022临界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较之前版本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有所更新。其中,关于“临界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修订尤为关键。
旧版指南将临界性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壅盛两类,而新版增加了气虚血瘀型。这一新增分型强调了气虚与血瘀并存的状态,更符合部分患者临床表现。比如,一些中老年患者虽血压处于临界值,但常伴有疲乏无力、头晕目眩且舌暗有瘀斑等症状,这正是气虚血瘀型的表现。
在治疗上,对于气虚血瘀型,新版指南推荐采用益气活血法,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加减。此方以黄芪大补元气为主药,配伍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虚症状及血液循环障碍,从而有助于控制血压稳定。同时,还可结合针灸疗法,选取百会、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调理,进一步增强疗效。
此外,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新版指南也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比如鼓励患者坚持适量运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式,既能调畅气血,又能缓解压力,对气虚血瘀型患者尤其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