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键盘的字母数字区布局。本文件适用于基于该字符集的信息处理系统及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Title:Information processing — 7-bit coded character set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Layout of alphanumeric area on keybo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M2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一些关于 GBT 2787-1981 信息处理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键盘的字母数字区布局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2787-1981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规定了用于信息处理交换的七位编码字符集(即 ASCII 字符集)在键盘上的字母数字区布局。该标准旨在统一中文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设计规范,便于数据交换与兼容性。
在计算机发展早期,不同厂商生产的键盘布局可能存在差异,这导致了数据交换中的不兼容问题。GBT 2787-1981 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字符输入输出一致,从而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兼容性。
根据 GBT 2787-1981 的规定,字母数字区的布局如下:
此布局与国际通用的 QWERTY 键盘布局类似,但部分符号位置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中文输入需求。
GBT 2787-1981 主要针对中文字符集设计,因此更适合中文用户。对于其他语言(如英文、法文等),可能需要额外的扩展或适配。
GBT 2787-1981 使用的是 ASCII 字符集,但它对某些符号的位置进行了重新排列,以更好地满足中文输入的需求。ASCII 字符集定义了 128 个字符,而 GBT 2787-1981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键盘布局。
虽然 GBT 2787-1981 是较早的标准,但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基础,它在许多领域仍然具有参考价值。然而,现代键盘布局更多地采用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例如 ISO/IEC 9995 系列标准。
可以通过检查键盘上字母数字区的符号和按键顺序来判断。例如,按下 `Tab` 键后,字母 \"Q\" 应出现在第一个位置;按下 `Shift` 后,大写字母 \"A\" 应出现在第二个位置。
现代操作系统通常支持多种键盘布局,包括符合 GBT 2787-1981 的布局。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键盘配置文件,以实现最佳的输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