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双季常规优质稻增苗节氮抛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种、育秧、抛秧、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双季常规优质稻的增苗节氮抛秧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creased Seedling and Nitrogen-saving Throw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Double-season Conventional High-quality Rice in Hu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南省双季常规优质稻增苗节氮抛秧栽培技术规程(THNSNXH GBT1.1-2009)是指导湖南地区种植双季优质稻的重要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增苗节氮”这一核心理念,重点解读新旧版本中关于基肥施用比例调整的技术差异,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THNSNXH GBT1.1-2009与早期版本相比,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在于基肥施用比例的优化。旧版标准推荐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而新版则将其调整为50%。这一改变基于近年来农业科研成果,旨在通过减少基肥用量来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
实施该调整时,首先需要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例如,若计划亩产达到600公斤,则每亩需氮素约12公斤。按照50%的比例计算,基肥应施入6公斤氮素。具体操作上,可选用高浓度复合肥料作为基肥,结合整地均匀撒施后翻耕入土。为了确保养分持续供应,在移栽前7天还需追施分蘖肥,补充剩余的氮素需求。
此外,还需注意配合其他栽培措施共同发挥作用。比如合理密植以保证群体结构合理;适时排水晒田促进根系发育;以及后期适当喷施叶面肥预防早衰等。这些综合管理手段能够进一步提升产量和品质,实现增苗节氮的目标。
通过这样的调整与实践,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推动湖南乃至全国优质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