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铝生产用炭素材料中煤沥青喹啉不溶物的CH原子比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原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煤沥青质量控制和评价。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 atomic ratio in quinoline insolubles of coal tar pitch used for carbon materials in primary aluminium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6930.13-2014 原铝生产用炭素材料 煤沥青 第13部分:喹啉不溶物中CH原子比的测定》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喹啉不溶物(QI)是指煤沥青在特定条件下溶解于喹啉后,无法被溶解的残留物。它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指标,用于评估煤沥青的结构稳定性和炭素材料的性能。
测定喹啉不溶物中的CH原子比是为了了解煤沥青中碳氢化合物的组成特性。这一数据对于优化煤沥青的生产工艺、提高炭素材料的质量以及满足原铝生产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GB/T 26930.13-2014标准,测定喹啉不溶物中CH原子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测定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CH原子比可以反映煤沥青中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特性。一般来说,较高的CH原子比表明煤沥青中含有更多的芳香族结构,这通常意味着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炭素材料性能。
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标准范围,可能的原因包括实验操作不当或原材料质量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原铝生产领域,涉及煤沥青的生产和应用。此外,其他需要使用煤沥青作为原料的行业也可以参考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