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2-吡咯烷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由γ-丁内酯氨解法制得的工业用2-吡咯烷酮。
Title:Industrial 2-pyrrolid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用2-吡咯烷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工、医药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GB/T 26602-2011作为中国国家标准,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展开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GB/T 26602-2011详细规定了工业用2-吡咯烷酮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这一标准不仅为中国国内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质量评判依据,也为国际市场的接轨奠定了基础。
根据GB/T 26602-2011的规定,工业用2-吡咯烷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纯度、水分含量、色度、酸度、碱度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例如: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卡尔·费休法等先进的检测手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B/T 26602-2011的实施对工业生产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生产指南,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其次,该标准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减少了因质量差异导致的贸易纠纷。最后,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用2-吡咯烷酮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完善GB/T 26602-2011的标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可以引入更严格的环保要求,推动绿色生产工艺的发展;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对接,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
综上所述,GB/T 26602-2011作为工业用2-吡咯烷酮的质量基准,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化工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