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家级生态旅游区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规划管理、资源保护、服务设施、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级生态旅游区的运营与管理,也可作为其他生态旅游区参考。
Title:National Ecotourism Zon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7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新型旅游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为了推动生态旅游的规范化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26362-2024 国家级生态旅游区运营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一标准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的运营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框架。
生态旅游区是指以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核心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特定区域。《规范》强调了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即“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利用”。这意味着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规范》从多个方面明确了生态旅游区的运营管理要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服务、环境保护和社区参与等。
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求旅游区内道路、住宿、餐饮等设施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某国家级生态旅游区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和雨水回收装置,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其次,游客服务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环节。《规范》提出,旅游区应提供清晰的标识系统、专业的导游服务以及便捷的预约平台,确保游客能够安全、舒适地游览。
此外,环境保护是生态旅游区运营的核心目标。旅游区需定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植被覆盖率,并采取措施防止垃圾污染和非法捕猎行为。例如,某景区通过设立志愿者团队,成功减少了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
《规范》还特别强调了社区参与的重要性。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与合作。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收益。例如,某生态旅游区与周边村庄合作,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综上所述,《GBT 26362-2024 国家级生态旅游区运营管理规范》为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贯彻“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理念,生态旅游区不仅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还能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