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偏钨酸铵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仲钨酸铵为原料制得的偏钨酸铵,主要用于生产金属钨粉、钨条、钨丝及其他钨化合物。
Title:Ammonium paratungst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6033-2010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偏钨酸铵(Ammonium Paratungstate)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26033-2010 主要规定了偏钨酸铵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它适用于以钨精矿为原料生产的偏钨酸铵产品。
偏钨酸铵是钨冶金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电子材料等领域。此外,它还可作为制备其他钨化合物的基础原料。
偏钨酸铵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一定的腐蚀性。在高温下容易分解,生成氧化钨和其他产物。其化学式通常为 (NH₄)₁₀W₁₂O₄₁·nH₂O。
根据标准要求,需对偏钨酸铵进行以下关键指标的检测:
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偏钨酸铵的纯度下降,并可能影响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因此,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水分含量的上限,通常不超过 10%。
标准要求偏钨酸铵的粒度分布应满足特定范围,通常为 80% 的颗粒通过 200 目筛网。这有助于保证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
偏钨酸铵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同时,应远离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确保其拥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资质,并熟悉 GBT 26033-2010 标准。在检测前,需明确检测项目和标准要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若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应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例如,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改进原材料质量或优化检测方法。必要时可重新取样复检,直至符合标准要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