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小麦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包括仪器要求、样品制备、校准模型建立及验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原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
Title:Cereals and oilseed testing - Determination of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 wheat - Near infrared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899-2010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粮油检验的一项重要规范,其核心在于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小麦中的粗蛋白质含量。这项标准不仅为粮食质量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在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中,这一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快速且高效的检测手段。它基于物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来推算样品成分含量。相比传统的凯氏定氮法等化学分析方法,近红外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步骤,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大批量样品的检测,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GBT 24899-2010 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以某大型粮食储备库为例,在引入近红外法后,其检测效率提升了约80%,每年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例如,一次检测100份小麦样本的传统方法需耗时40小时,而采用近红外法仅需5小时即可完成。此外,研究表明,近红外法的检测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的相关性系数高达0.99以上,充分验证了其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GBT 24899-2010 标准进行小麦品质检测。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30%的粮食加工企业将近红外法纳入日常检测流程。
尽管近红外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改进空间。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校准模型、提升仪器便携性以及降低设备成本。这些努力将推动近红外法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