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农田作业中对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并将其均匀抛撒还田的机械设备。
Title:Protective tillage machinery - Straw crusher for returning to f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675.6-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标准,其中特别提到了秸秆粉碎还田机。这项标准旨在规范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
秸秆粉碎还田机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机械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进行粉碎并均匀地撒布到农田中,作为有机肥料回填到土壤中。这种技术不仅减少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还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核心技术在于其高效的粉碎系统和合理的还田设计。以下是其关键技术点:
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中国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区,每年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通过粉碎还田机处理后,显著提升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使得次年的玉米产量平均提高了10%以上。此外,在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区,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焚烧秸秆带来的雾霾问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清洁的生活环境。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3万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投入使用,累计处理秸秆面积达数千万公顷。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也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秸秆粉碎还田机还将朝着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设备可能会集成GPS定位、自动控制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准度。同时,通过研发新型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降低设备能耗,实现更加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