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弹齿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保护性耕作中使用的弹齿耙。
Title:Protective Arable Machinery - Spring Tooth Harrow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675.3-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标准,其中对弹齿耙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弹齿耙作为保护性耕作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松土、覆盖作物残茬以及混合土壤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弹齿耙的核心部件是由高强度钢材制成的弹齿,这些弹齿以特定角度安装在耙体上。当拖拉机带动弹齿耙作业时,弹齿能够有效地穿透土壤表面,同时将表层的作物残茬翻入地下,从而实现免耕播种的效果。此外,弹齿耙还具有调节弹齿间距和深度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需求。
在中国东北地区,弹齿耙被广泛应用于玉米和大豆的免耕播种中。例如,在吉林省某农场,采用符合GBT 24675.3-2009标准的弹齿耙后,每公顷土地的化肥使用量减少了约15%,而作物产量却提高了8%。这一成果得益于弹齿耙对土壤湿度和养分的优化保持。
另一个典型案例来自河北省的一家大型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使用弹齿耙进行表层处理,不仅显著减少了扬尘污染,还使灌溉用水效率提升了20%以上。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农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弹齿耙的技术创新也在加速推进。未来的弹齿耙可能会集成更多智能化功能,如自动调节弹齿深度、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等,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和精准度。
综上所述,弹齿耙不仅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遵循GBT 24675.3-2009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弹齿耙的优势,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