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中与被测要素相关的通用概念、定义和分类。本文件适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及相关领域的几何技术规范应用。
Title:Product geometric specification (GPS) - General concepts - Part 3: Measured fea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24
国际标准分类号:2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4637.3-2020
标准中涉及的通用概念及被测要素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被测要素是指在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中需要进行测量或验证的几何元素,例如点、线、面等。这些要素通常用于确定产品的尺寸、形状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回答:被测要素是需要测量的目标对象,而基准要素则是用来定义或约束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或形状的标准参考对象。简单来说,基准要素提供参考框架,被测要素则是在这个框架内进行评估的对象。
回答:根据GBT 24637.3-2020标准,被测要素通常由图纸上的标注或技术要求明确指出。例如,如果图纸上标注了公差带或形位公差,则该要素即为被测要素。
回答:被测要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回答:正确标注被测要素的关键在于清晰地表达其几何特征和公差要求。通常需要结合以下几点:
回答:不是。即使未标注公差,被测要素仍然可能有默认的公差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明确所有要素的公差范围,以避免歧义。
回答: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
回答:公差带是由允许的偏差范围所构成的区域,用于限定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或形状相对于理想状态的允许误差。公差带的具体形式取决于要素的类型(尺寸、形状、位置)以及标注方式。
回答:当发现被测要素的公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采取以下步骤:
回答:不可以。公差值的设定需基于设计需求、工艺能力以及成本控制等综合因素,且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随意调整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不符合客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