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物与豆类中隐蔽性昆虫感染的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谷物和豆类储存过程中隐蔽性昆虫感染程度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Hidden Insect Infestation in Cereals and Pulses - Part 2: Samp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534.2-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专门用于谷物和豆类中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这一标准的第二部分——取样,是整个检测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取样不仅直接影响到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关系到粮食仓储和运输的安全性。本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规范了取样的步骤,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隐蔽性昆虫感染是指那些隐藏在谷物内部或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害虫活动。这些害虫可能对粮食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的取样至关重要。如果取样不科学、不全面,可能导致漏检或误判,从而影响粮食安全。例如,在某次粮食抽检中,由于取样方法不当,导致大量带有害虫卵的谷物被误认为合格,最终造成了经济损失。
根据GBT 24534.2-2009的规定,取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分层取样法,即将粮仓分为若干层次,从每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此外,还需要注意环境条件对取样过程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以某大型粮库为例,该粮库每年储存超过10万吨小麦。为了保证粮食质量,工作人员严格按照GBT 24534.2-2009的要求进行取样。通过科学合理的取样方法,他们成功发现了隐藏在粮堆深处的甲虫幼虫,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损失。据统计,这种方法每年可减少约5%的粮食损耗。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取样设备的应用将成为趋势。例如,无人机辅助取样系统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粮仓,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精准地预测害虫活动规律,进一步提升取样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