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健康记录体系架构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互操作性需求及可扩展性需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健康记录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Health informatics -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archite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0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466-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电子健康记录(EHR)体系架构的需求。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24466-2009 的主要目的是为电子健康记录(EHR)体系架构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以确保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该标准旨在促进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电子健康记录系统的开发、实施和管理的机构和个人,包括医院、诊所、公共卫生部门以及其他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组织。
电子健康记录(EHR)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的患者健康相关信息集合,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病史、诊断结果、治疗方案、药物使用记录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访问、管理和共享。
是的,该标准明确支持跨机构的数据交换。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技术接口,确保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电子健康记录可以无缝对接和共享。
GBT 24466-2009 提供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包括数据模型、元数据标准和通信协议,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识别和理解彼此的数据内容,从而实现互操作性。
是的,GBT 24466-2009 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际上流行的电子健康记录标准,如HL7(Health Level Seven)和ISO/IEEE 11073等,以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兼容性和通用性。
GBT 24466-2009 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医疗机构选择遵循该标准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可以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系统在数据结构、安全性、互操作性等方面满足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