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尿素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即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用尿素中铁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in Industrial Urea by o-Phenanthroline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指南旨在解答关于 GBT 2445-1991 工业用尿素中铁含量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的常见问题。
GBT 2445-1991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工业用尿素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中微量铁含量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基于铁离子与邻菲啰啉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波长 510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定量分析尿素中的铁含量。
将工业尿素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羟胺溶液以还原高价铁离子,再加入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 pH 值至适当范围,最后加入邻菲啰啉溶液显色。
某些金属离子(如铜、钴等)可能对测定产生干扰,因此在实验前需通过掩蔽剂(如 EDTA)消除干扰。
根据邻菲啰啉与铁形成的络合物的吸收特性,通常选择波长为 510 nm。这是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可获得最佳灵敏度。
如果样品中铁含量超过测定范围,可通过稀释样品溶液降低浓度后再进行测定,避免过高的吸光度导致误差。
虽然还有其他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测定铁含量,但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被广泛采用。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特别是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需交由专业机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