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纳米棒光学性质的测量方法,包括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法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测定。本文件适用于金纳米棒材料的光学性质研究与质量控制。
Title:Characterization of gold nanorods - Part 2: Methods for measuring optical proper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N95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4369.2-2018标准中金纳米棒光学性质测量方法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强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金纳米棒的光学性质提供统一的测量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比性。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数据对比,推动金纳米棒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金纳米棒的光学性质主要包括吸收峰位置(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和消光系数。这些性质与金纳米棒的尺寸、形状以及表面修饰密切相关。
在测量前,需将金纳米棒溶液稀释至适当的浓度,并通过超声波处理去除团聚现象。此外,确保溶液中没有杂质或污染物,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温度会影响金纳米棒溶液的粘度和光学性能。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将溶液温度控制在20°C至25°C之间。
选择合适的溶剂(如水或有机溶剂)并确保其纯度足够高,同时在测量过程中使用空白对照组来校正溶剂对光谱的影响。
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金纳米棒,但某些特殊形状或表面修饰的金纳米棒可能需要额外的调整或补充说明。在具体应用时,建议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专家。
该标准仅关注金纳米棒的光学性质测量方法,不涉及安全性评估。如果需要了解金纳米棒的安全性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