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轨道交通信号和通信设备的电磁发射与抗扰度要求、试验方法及性能判据。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信号和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测试与评估。
Title:Railway transportation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Part 4: Emission and immunity of signalling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338.5-2018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轨道交通中信号和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发射和抗扰度测试。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该标准适用于轨道交通中的信号和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列车控制系统(如ATP、ATO)、调度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等。它规定了这些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应满足的发射限值和抗扰度要求。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不对该环境中的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的能力。对于轨道交通设备来说,这包括两个方面:发射(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是否符合标准)和抗扰度(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
发射限值是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允许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最大值。GBT 24338.5-2018 根据不同频率范围和设备类型设定了具体的限值。例如,对于某些频段的辐射发射,限值通常以dBμV/m为单位进行规定。
抗扰度测试用于评估设备在电磁干扰下的性能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每种测试都有特定的参数和标准要求。
如果设备未能通过测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机构获取技术支持。
虽然 GBT 24338.5-2018 参考了国际标准(如EN 50121系列),但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需求和技术条件制定的。因此,在某些细节上可能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例如,中国标准可能会更严格地考虑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行环境。
设备制造商需要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实验室会出具检测报告,确认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此外,企业也可以自行开展预测试,以便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并非所有设备都需要完全符合该标准。具体适用范围取决于设备的功能和用途。例如,仅用于内部通信的设备可能不需要严格的抗扰度测试,而涉及列车安全控制的设备则需要全面符合标准。
该标准对设备的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
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设备既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又保持良好的性能。
标准的修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求变化,GBT 24338.5-2018 可能会在未来进行更新。建议关注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