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阻燃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有明火、散发火花或有易燃物质并存在火灾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穿着的阻燃服。
Title:Protective Clothing - Flame-Resistant S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来聊聊《防护服装 阻燃服》标准中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对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的变化。相比旧版标准TZZB 3621-2018,新版TZZB 3621-2024在阻燃性能测试上引入了更严格的评价指标。
在旧版标准中,阻燃性能主要通过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来评估,要求这两项指标均不超过5秒。然而,这种单一维度的评判方式难以全面反映织物的实际防护效果。新版标准则增加了损毁长度这一关键参数,要求损毁长度不得超过100毫米。这意味着,除了控制火焰蔓延速度外,还必须限制织物被烧焦后的破坏范围。
具体应用时,企业应选用符合GB/T 5455规定的垂直法阻燃测试仪进行实验。首先将样品裁剪成规定尺寸并固定好,在特定气体流量下点燃样品顶端,记录续燃时间、阴燃时间和损毁长度。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样品需重复测试多次以确保数据可靠性,并且不同部位的测试结果都要满足标准要求。
这项变化对企业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优化面料配方,还要改进后整理工艺,以同时兼顾阻燃性和舒适性。例如,可以采用具有多重阻燃机制的化学助剂,既能快速抑制火焰传播,又能减少纤维热分解产生的炭化量。此外,还需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选择耐久性强、环保型的阻燃剂。
总之,这项修订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劳动者安全保护的高度重视。企业在执行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其内涵,严格按照新规组织生产和检测,从而为用户提供真正可靠的阻燃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