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劳动定额测时的方法、步骤和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制定和修订劳动定额时的测时工作。
Title:Methods for time study of labor quota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23859-2009标准核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执行和流程优化,可以在保证准确性和合规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以下是针对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生产节奏和任务复杂度,合理延长或缩短数据采集周期,避免频繁重复测量,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对于相似性质的任务,可以将多个任务合并为一个测时单元,减少重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时间记录软件或传感器设备,替代人工计时,确保数据精确性并节省人力资源。
根据不同岗位或工序的重要性,实施分层分级的测时管理,优先关注关键环节,避免资源浪费。
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样本数量,在保证统计有效性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样本采集工作量。
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整合不同部门的测时信息,形成统一的劳动定额数据库,提高整体协同效率。
对已有的劳动定额数据进行定期复核,及时剔除过时信息,并结合新技术或新工艺进行更新,保持数据的时效性。
加强员工培训,推广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时间偏差,提升测时数据的一致性。
制定应急预案,在面对突发事件(如设备故障)时,快速调整测时计划,避免影响整体进度。
将劳动定额测时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设立奖励措施,激发员工参与积极性,同时促进工作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