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融雪剂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氯盐类和非氯盐类融雪剂,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场所的除雪和防滑处理。
Title:Snow Melting Ag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S8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融雪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桥梁和机场跑道等公共设施的化学物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降低冰雪的凝固点来加速冰雪融化。为了规范融雪剂的生产和使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23851-2017 融雪剂》标准。这一标准不仅明确了融雪剂的技术要求,还对环保性能提出了严格规定,旨在减少融雪剂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潜在危害。
根据GB/T 23851-2017标准,融雪剂需要满足多项关键指标。首先,融雪剂的冰点降低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有效融化积雪。其次,标准对融雪剂的腐蚀性进行了限制,以保护道路桥梁的金属结构和混凝土表面。此外,标准还强调了融雪剂的环保性能,要求其成分中不得含有高毒性物质,避免对土壤、水源和植被造成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融雪剂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2021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大量使用符合GB/T 23851-2017标准的环保型融雪剂。这些融雪剂不仅有效应对了极端天气条件,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采用环保型融雪剂后,冰雪融化速度提高了约30%,同时减少了60%以上的重金属排放。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该机场每年冬季都会面临大量积雪问题,传统的融雪剂曾导致跑道表面出现裂缝。自2019年起,机场改用符合新标准的融雪剂,不仅解决了跑道维护难题,还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融雪剂的研发正朝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迈进。一方面,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新型融雪剂;另一方面,智能融雪系统也在逐步推广,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路面温度和湿度,实现精准融雪。
总之,《GBT 23851-2017 融雪剂》标准为中国融雪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融雪剂将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