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中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豆中阿特拉津、赛唑酮、西玛津、扑草净等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riazine herbicide residues in soy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23816-2009 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23816-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用于测定大豆中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方法。该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嗪类除草剂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农药,主要用于控制杂草生长。常见的三嗪类除草剂包括莠去津(Atrazine)、西玛津(Simazine)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残留在农产品中,因此需要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检测。
测定大豆中的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过量的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影响神经系统或引发过敏反应。因此,通过标准方法检测残留量是必要的。
GBT 23816-2009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合紫外检测器(UV)来测定大豆中的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具体步骤包括样品提取、净化、浓缩和色谱分析。
样品提取的具体步骤如下:
样品净化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和干扰物质,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SPE)。
根据 GBT 23816-2009 的规定,测定结果需与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值低于 MRL,则认为符合标准;否则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该标准适用于食品检验机构、农业科研单位以及相关生产企业对大豆中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检测。此外,它也可作为执法部门监督和管理的依据。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残留量超标,应立即停止销售或使用相关产品,并追溯污染源头。同时,需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残留物,确保农产品安全。
GBT 23816-2009 主要针对大豆,但其原理可以参考应用于其他作物。对于其他作物的检测,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法参数,并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