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肠衣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条件和分析步骤。本文件适用于肠衣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Nitroimidazole Drugs and Their Metabolites Residues in Casing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问:什么是GB/T 23406-2009标准?
GB/T 23406-2009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了肠衣中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肠衣中的特定药物残留。
问:为什么需要检测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残留?
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等)常被用作抗菌剂或抗寄生虫药,但其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包括过敏反应和致癌性。因此,通过严格检测和控制其残留量,可以保障食品安全。
问:GB/T 23406-2009适用于哪些样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猪、牛、羊等动物来源的肠衣制品。这些样品通常用于食品加工,因此对其药物残留的控制尤为重要。
问: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LC-MS/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定性和定量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问:如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问: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的限量是多少?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硝基咪唑类药物在肠衣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甲硝唑和替硝唑均为100 μg/kg。
问:如果检测结果超过限量怎么办?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超标,应采取以下措施:
问:GB/T 23406-2009与国际标准有何异同?
GB/T 23406-2009与中国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一致,采用LC-MS/MS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国际标准相比,该方法的技术细节和适用范围基本相同,但在具体限值和监管要求上可能存在差异。
问:如何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样品前处理是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