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信息技术
  • GBT 23289-2009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及源标识符

    GBT 23289-2009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及源标识符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源标识符标准化信息组织
    16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9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编制标准时对文后参考文献和源标识符的处理方法,包括引用方式、著录规则及格式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标准的起草、编写和审查过程。
    Title:Terminology work -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and source identifiers at the end of a docu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01

  • 封面预览

    GBT 23289-2009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及源标识符
  • 拓展解读

    GBT 23289-2009 术语工作中的文后参考文献及源标识符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准确地引用参考文献是确保学术诚信和信息可追溯性的关键环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GBT 23289-2009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及源标识符》为规范参考文献的格式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本文将探讨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学术写作的重要性。

    首先,文后参考文献的作用不容忽视。参考文献不仅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根据GBT 23289-2009,参考文献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包含必要的信息,如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称等。这种规范化处理有助于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同时避免因信息缺失而导致的混淆。

    • 明确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确保信息的透明度。
    • 采用统一的格式,便于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其次,源标识符的设计是该标准的一大亮点。源标识符是一种独特的标记系统,用于唯一标识每一份参考文献。通过源标识符,读者可以轻松识别文献来源,从而判断其权威性和可信度。例如,在学术数据库中,源标识符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原始文献,而无需手动搜索。

    • 源标识符能够提升文献管理的效率。
    • 它还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便利,使不同领域的学者能够共享资源。

    然而,尽管GBT 23289-2009提供了详尽的指导,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引用习惯,因此在国际化合作中需要特别关注这些差异。此外,随着电子资源的普及,如何正确引用网络文献也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GBT 23289-2009为学术界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参考文献管理方案。通过严格遵循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提升学术作品的质量,还能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23295.1-2009 地名信息服务.第1部分:通则

    GBT 23371.3-2009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基本规则.第3部分:应用导则

    GBT 23703.7-2014 知识管理 第7部分:知识分类通用要求

    GBT 23751.3-2024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3部分:燃料容器互换性

    GBT 23830-2009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指南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