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锡酸钠中游离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和滴定法。本文件适用于锡酸钠产品中游离碱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stannate sodium -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free alkali - Neutralization titr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此标准中涉及的游离碱测定方法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游离碱是指在锡酸钠溶液中未与锡酸根结合的碱性成分,通常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测定游离碱含量是评估锡酸钠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标准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游离碱含量。具体步骤包括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中和滴定法的原理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通过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计算出试样中游离碱的含量。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OH + HCl → NaCl + H₂O
根据标准要求,推荐使用0.1 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如果试样中游离碱含量较高,可适当稀释试样或选用更高浓度的标准溶液。
滴定终点的判断是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实现的。当加入盐酸标准溶液后,溶液由红色(酚酞指示剂的碱性颜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测定结果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游离碱含量(%) = (V × C × M) / (m × 1000)
其中,V为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C为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M为NaOH的摩尔质量(g/mol),m为试样质量(g)。
原则上不建议替换指示剂,因为酚酞在碱性环境中显红色,在酸性环境中显无色,非常适合本实验。若需更换,必须验证新指示剂的适用性。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可能会因储存条件变化而发生漂移,因此需要定期标定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