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杭嘉湖地区稻茬小麦绿色高效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杭嘉湖地区稻茬小麦的绿色食品生产。
Title:Green Food - High-efficiency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Wheat after Rice in Hangjiahu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绿色农业理念的深入推广,TZLX 049-2023《绿色食品 杭嘉湖地区稻茬小麦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稻茬小麦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标准在20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关于“肥料施用”的规定尤为值得关注。
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肥料施用提出了更细化的要求。例如,新增了“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调整施肥量”这一条款。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农户需要先采集耕层土壤样本,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目标产量确定基肥和追肥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追肥则用于补充生长后期所需养分。
以嘉兴市某农户为例,其田块经检测显示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而氮磷含量适中。按照标准要求,他将基肥中的钾肥用量提高至常规水平的1.2倍,并适当减少氮肥比例,同时增加有机肥投入。这样的调整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有效避免了因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实施这一科学施肥方案,该农户的小麦亩产较往年提升了约5%,且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达到了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肥料施用的时间节点。如基肥应在播种前一次性深施于土层深处;拔节期追肥应趁雨后或灌溉时撒施,确保养分快速被作物吸收利用。这些细节对于实现绿色高效生产至关重要。
总之,《绿色食品 杭嘉湖地区稻茬小麦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优化肥料施用策略,既保障了作物高产优质,又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农户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合理安排肥料施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