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联合收割机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及性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联合收割机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其他类型农机装备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s of Remot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loud Service Platform for Combine Harve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J 1267-2022中联合收割机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架构升级解析》
在TNJ 1267-2022《联合收割机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技术规范》中,最值得关注的改变之一是平台架构从单一中心模式向分布式架构的转变。这一变化对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具有重要意义。
老版本标准采用的是集中式架构,所有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都在一个中心节点完成。这种架构的优点在于系统简单易维护,但缺点同样明显:当中心节点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而且随着接入设备数量的增加,中心节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扩展性受到限制。
新版本标准引入了分布式架构,将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可以独立运行并承担部分功能。例如,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收集来自联合收割机的各种运行数据;数据分析子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而用户交互子系统则为操作人员提供友好的界面。这种架构使得系统具备了更高的容错能力,即使某个子系统发生故障,其他子系统仍然可以继续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分布式架构还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扩展性。当需要新增功能或者增加接入设备时,只需在相应的子系统中添加模块即可,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改造。这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也缩短了部署周期,使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以数据采集为例,在分布式架构下,可以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进行初步处理,减少传输延迟并降低网络带宽占用。同时,各子系统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互联互通,确保了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总之,TNJ 1267-2022标准中联合收割机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架构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是适应现代农业智能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也为未来更多创新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