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奶和奶粉中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酮、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牛奶和奶粉中上述化合物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zearalenol, zearalanone, diethylstilbestrol, hexoestrol and dienoestrol residues in milk and milk powder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2992-2008 牛奶和奶粉中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酮、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常见问题解答。
回答: GBT 22992-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牛奶和奶粉中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酮、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等雌激素类物质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检测这些物质在乳制品中的痕量残留,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回答: 这些雌激素类物质可能来源于饲料添加剂或环境污染,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内分泌紊乱、生殖系统异常等。因此,通过测定其残留量可以有效监控乳制品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健康。
回答: 该标准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结合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再通过串联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质谱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回答: 样品前处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回答: 根据 GBT 22992-2008 标准,检测结果需与规定的限量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值低于或等于限量值,则认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具体限量值需参考相关法规或行业标准。
回答: 常见误解包括:
回答: GBT 22992-2008 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检测出牛奶和奶粉中这些雌激素类物质的痕量残留。通常,其检测限可达到纳克级别,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
回答: 在使用该方法之前,需对仪器进行性能验证,包括:
回答: 若检测结果超出限量值,应立即停止产品销售,追溯污染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饲料配方或改善生产环境)。同时,需重新检测以确认结果的可靠性。
回答: 虽然 GBT 22992-2008 是主流方法,但也有其他替代方法,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然而,这些方法可能在灵敏度或特异性上不如 LC-M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