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豚鱼、鳗鱼和烤鳗中角黄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本文件适用于河豚鱼、鳗鱼及烤鳗中角黄素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anthaxanthin Residues in Pufferfish, Eel and Grilled Eel -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河豚鱼、鳗鱼及其制品(如烤鳗)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但其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角黄素作为一种常见的色素添加剂,其在这些食品中的残留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为此,GBT 22958-2008标准提出了利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对角黄素残留量进行精确测定的方法。本文将围绕该方法的技术原理、应用优势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展开探讨。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化学物质的定量检测。根据GBT 22958-2008标准,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目标化合物,并利用紫外检测器捕捉特定波长下的吸收信号,从而实现对角黄素残留量的精准测定。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具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测定角黄素残留的理想选择: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可能引入误差;同时,对于某些基质复杂的样品,可能会出现共存物质干扰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优化参数设置。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操作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综上所述,GBT 22958-2008标准中提出的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为河豚鱼、鳗鱼及烤鳗中角黄素残留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案。该方法不仅技术成熟,而且易于推广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