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氟硼酸钾中钙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本文件适用于氟硼酸钾产品中钙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potassium fluoroborate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G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2661.5-2008标准中关于氟硼酸钾中钙含量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 GB/T 22661.5-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氟硼酸钾中钙含量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对氟硼酸钾中钙含量的精确检测,是行业内的权威参考依据。
回答: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样品溶液中的钙原子时,被钙原子吸收的特性来定量分析钙的含量。具体步骤包括配制标准溶液、制备样品溶液、在火焰中激发原子并测量吸光度,最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钙含量。
回答: 通常情况下,对于钙元素的测定,建议使用空气-乙炔火焰。这种火焰温度适中,能够有效激发钙原子并减少背景干扰,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回答:
回答: 在测定样品之前,需要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入回收率测试,通过比较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来评估测定的准确性。
回答:
回答: 是的,必须进行空白校正。空白溶液是指不含待测元素的溶剂,用于消除溶剂本身及实验过程中的背景干扰。通过扣除空白值,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回答: 实验产生的废液应按照环保要求分类收集,不得随意倾倒。特别是含有重金属的废液,需交由专业机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