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山参人工繁衍护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野山参的人工繁衍护育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Code of practice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wild gins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根据GBT 22531-2008 野山参人工繁衍护育操作规程
的核心原则,以下是从核心业务环节出发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旨在优化流程并降低成本。
在种源选择上,可根据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种源种类,以适应不同环境需求,降低种源采购成本。
采用分阶段施肥方式,根据野山参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资源浪费。
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实现病虫害的实时监控,减少频繁的人工巡查频率,同时提高防治效率。
结合自然降水情况,灵活切换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避免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溉成本。
将种植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单元,根据不同区域的生长状况实施差异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根据野山参生长周期安排季节性劳动力,减少全年固定用工支出,同时确保关键环节的人力支持。
引入新型育苗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幼苗成活率,从而降低育苗阶段的成本投入。
通过科学监测野山参的生长指标,灵活调整采收时间,确保品质的同时避免因过早或过晚采收造成的损失。
将农业废弃物用于土壤改良或作为有机肥原料,减少外部肥料购买成本,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种植数据,实现对各个环节的精准控制,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