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鸭肉生产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规模肉鸭场的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Duck Meat - Part 2: Feeding and Management in Large-scale Meat Duck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发布单位:中国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DYZXCP 014.2-2025 优质鸭肉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规模肉鸭场饲养管理”中,相较于前一版本(如TSDYZXCP 014.2-2018),标准在“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日益严格的监管趋势,也对规模化肉鸭养殖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将以“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的更新与应用”为主题,深入解析新旧版本的差异及其实际操作中的应对策略。
新版本标准明确指出,所有饲料添加剂必须符合《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GB 13078)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强调不得使用未经批准或已淘汰的添加剂。同时,新增了对“抗生素替代品”的推荐使用范围,鼓励企业采用益生菌、酶制剂等绿色添加剂,以减少抗生素残留风险,提升肉鸭产品质量。
相比之下,旧版标准虽也有类似规定,但未对“抗生素替代品”作出具体引导,导致部分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仍依赖传统抗生素,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新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畜禽养殖领域正逐步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转型。
对于规模肉鸭场而言,如何有效落实新标准成为关键。首先,应建立完善的饲料添加剂管理制度,确保每批次饲料添加剂来源合法、质量可控;其次,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对新型绿色添加剂的认知和使用能力;最后,建议与具备资质的饲料企业合作,引入符合标准的饲料配方,降低合规风险。
总之,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的更新不仅是标准层面的变化,更是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体现。养殖企业需主动适应新规,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