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铁及合金中铋和砷含量的测定方法,即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钢铁及合金中微量铋和砷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and arsenic contents in iron and steel alloys -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223.80-2007 标准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223.80-2007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钢铁及合金中铋(Bi)和砷(As)含量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钢铁及合金材料中微量至痕量铋和砷的定量分析。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利用样品中的目标元素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挥发性氢化物,再通过原子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这种技术适合测定钢铁及合金中低含量的铋和砷,因为这些元素在高温下容易形成挥发性氢化物,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此外,这种方法对环境干扰较小,结果可靠。
为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制备试样。通常需要将样品破碎至一定粒度并充分混匀,然后采用缩分法取样,以减少取样误差。
样品中的某些杂质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为消除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是的,每次实验前都需用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并在实验过程中定期验证其线性范围和准确性。这有助于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钢铁及合金材料,但对于某些特殊材料(如含有强氧化剂或复杂基体的样品),可能需要调整实验条件或采用其他方法。
根据标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铋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
- 铋:约 0.01 μg/g
- 砷:约 0.02 μg/g
具体数值可能因仪器性能和实验条件而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