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氟磺胺草醚原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由氟磺胺草醚及其生产中产生的杂质组成的氟磺胺草醚原药。
Title:Flumetsulam technical mate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2167-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氟磺胺草醚原药的技术规范。氟磺胺草醚(Fluometur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这一标准规定了氟磺胺草醚原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和贮运等多方面的内容,为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 GBT 22167-2008 的规定,氟磺胺草醚原药的质量控制涉及多个关键指标,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水分含量、酸度、熔点范围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例如,有效成分含量需达到95%以上,以确保其在田间的除草效率;而水分含量则不得超过0.5%,以防止产品吸湿结块。
氟磺胺草醚原药因其高效性和广谱性,在大豆、棉花、玉米等多种作物的田间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美国,氟磺胺草醚被广泛用于大豆田的杂草防控,其高效的除草效果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
在中国,某大型农业企业通过严格遵循 GBT 22167-2008 标准生产氟磺胺草醚原药,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大幅降低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据统计,该企业在2022年的农作物保护项目中,使用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后,杂草防控成功率提高了约15%,从而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尽管氟磺胺草醚具有显著的除草效果,但其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GBT 22167-2008 强调了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包括限制使用剂量、避免污染水源等措施。此外,生产企业还需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包装和运输,以减少对操作人员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总之,GBT 22167-2008 对氟磺胺草醚原药的规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