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中辊棒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料,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制成的用于工业窑炉中的辊棒。
Title:Silicon Carbide Special Products - Reaction Bonded Silicon Carbide Kiln Furniture - Part 3: Roll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1944.3-2008 是一项关于碳化硅特种制品的重要国家标准,专注于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中的辊棒部分。这项标准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技术规范,还推动了碳化硅材料在高温窑炉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将从标准的技术要求、材料特性以及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根据 GBT 21944.3-2008 的规定,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的设计和制造需满足严格的物理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密度、抗弯强度、热震稳定性等。例如,标准明确指出,辊棒的密度应不低于3.15g/cm³,抗弯强度需达到50MPa以上,同时在1200℃条件下经过多次热震测试后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
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之所以能够在苛刻的工业环境中表现出色,得益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性质。碳化硅(SiC)本身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腐蚀性,通过反应烧结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此外,碳化硅材料的导热性能优异,能够在高温下有效散热,减少因局部过热导致的变形或断裂风险。这种特性使得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成为陶瓷、玻璃等行业窑炉的理想选择。
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电子元件等领域,尤其是在高温窑炉中作为承载和传输工件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碳化硅辊棒的需求日益增加。GBT 21944.3-2008 的出台不仅为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也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GBT 21944.3-2008 对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的标准,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不断优化,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将继续在高温工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