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公路智能网联设施的总体要求、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智能网联设施的设计、建设与运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Facilities of Highway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粤港澳大湾区公路智能网联设施技术规范》(TKJDL 003-2022)的发布为推动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今天,我将围绕该标准中“车路协同通信系统”的新旧版本差异展开深入探讨。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车路协同通信系统的描述较为笼统,主要集中在设备的基本功能要求上,缺乏具体的性能指标和技术细节。而在新版标准中,则增加了对通信延迟、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可靠性等关键参数的具体规定。例如,新版标准明确提出车路协同通信系统的端到端延迟应小于100毫秒,并且要求在95%以上的场景下保持不低于1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这种变化反映了行业从关注基础功能实现向追求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转变。为了满足这些新增的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架构设计。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使用5G NR-V2X技术来构建低延迟、高带宽的通信环境;同时,通过引入边缘计算节点减少信息处理时间,提高整体系统的响应速度。
此外,针对上述性能指标的实现,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测试评估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检测、干扰分析以及故障诊断等功能模块,以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公路智能网联设施技术规范》(TKJDL 003-2022)通过对车路协同通信系统的细化规范,不仅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水平,也为后续相关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及研究机构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据此调整自身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