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米、稻谷和糙米潜在出米率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米加工企业及科研单位对稻谷和糙米潜在出米率的评估。
Title:Rice, paddy and brown rice - Determination of potential milling y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1499-2008标准中大米、稻谷和糙米潜在出米率测定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潜在出米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稻谷经过加工后能够得到的大米重量占稻谷原始重量的比例。它反映了稻谷的加工性能和品质潜力。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来测定稻谷和糙米的潜在出米率,从而为稻谷加工企业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同时为稻谷品种选育和种植提供参考。
潜在出米率是在理想加工条件下的理论值,而实际出米率是实际加工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实际出米率可能受到设备精度、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低于潜在出米率。
潜在出米率可以作为稻谷品种选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潜在出米率的稻谷品种意味着更高的加工价值,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
是的,外部因素如气候条件、种植方式、收获时间等都会影响稻谷的潜在出米率。例如,过早收获可能导致稻谷未完全成熟,从而降低潜在出米率。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常见的稻谷类型。但对于某些特殊品种(如糯稻),可能需要调整测定方法。
合格与否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行业标准。一般来说,高潜在出米率的稻谷样品更受欢迎,但具体数值需结合实际情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