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粮食干燥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评定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条件和检测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粮食干燥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检测与验收。
Title:Evaluation Rules fo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of Grain Dry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为了在遵守GBT 21399-2008标准核心原则的前提下,提高粮食干燥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优化流程并降低运行成本,以下是10项可行的弹性方案。
采用模块化设计,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数量和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传感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硬件投入。
引入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控制模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以适应不同操作环境或突发状况。
增加本地存储功能,记录关键参数变化曲线,并支持远程访问,便于事后分析和故障排查,同时降低对云端服务的依赖。
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整加热功率,结合谷物含水量实时监测,实现能耗最低化,同时满足干燥效果要求。
设置三级报警阈值(轻微、中等、严重),针对不同级别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频繁停机导致生产中断。
支持主流工业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bus等),方便与其他设备无缝集成,提升系统整体灵活性。
开发远程监控平台,允许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检查,并提供在线指导,减少现场维护频率。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如湿度、温度)预设常用参数组合,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为国际用户提供多语言操作界面,便于不同地区用户快速上手,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在关键部件(如控制器、电源模块)中加入冗余备份,确保系统在单点故障时仍能稳定运行,降低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