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基本要求、普查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及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对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Concealed Disaster-causing Factors in 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D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RM 055-2022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规范》在煤矿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修订版相较于原标准在内容和技术细节上都有显著变化。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采空区积水探测”这一关键条文的变化,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采空区积水的探测要求较为笼统,主要强调使用物探手段进行初步判断,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而在新版标准中,对采空区积水探测提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探测前的地质资料收集、现场勘查的具体步骤、不同物探方法的选择依据以及最终结果的综合分析与验证。
例如,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采用地震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等物探技术时,应根据采空区的位置、规模及周边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探测设备和技术参数。同时,还增加了对探测数据质量控制的标准,如信号采集频率、信噪比要求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外,新版标准特别指出,在完成物探工作后,必须通过钻探验证的方式对物探成果进行确认。这一步骤旨在弥补物探方法可能存在误判的风险,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钻探点布设需覆盖所有可疑区域,并且至少有一个钻孔深入到预计积水层以下一定深度以确保无遗漏。
综上所述,《TGRM 055-2022》通过对采空区积水探测环节的技术细节优化,不仅增强了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性,也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开展工作,确保每一步骤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有效预防因采空区积水引发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