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金属四肢组配式节段性假体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设计原则、制造工艺、性能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识及运输储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金属四肢组配式节段性假体,用于人体骨骼系统的部分或全部替代修复。
Title:Additive Manufacturing Metal Modular Segmental Prostheses for Limb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MDI 091-2022《增材制造金属四肢组配式节段性假体》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材料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上有了显著更新。本文将聚焦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这一重要条文,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根据标准规定,增材制造金属假体的力学性能测试需遵循GB/T 13816的规定。这意味着对于这类假体,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伸长率等关键指标的测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例如,当测试抗拉强度时,首先需要制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试样,确保试样的尺寸精度和平整度。接着,使用拉力试验机对试样施加逐渐增大的拉力,直至试样断裂,并记录下最大载荷值。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抗拉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增材制造工艺的独特性,可能会导致材料内部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均匀性,这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之前,应对试样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如打磨或抛光,以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此外,还应保证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满足标准要求,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正确理解和应用TCAMDI 091-2022中关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规定,对于保障增材制造金属假体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确保产品能够满足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