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滇重楼病虫害防治的绿色技术要求,包括病虫害识别、预防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滇重楼绿色药材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of 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 - Triangular Stereolepis in Yunn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滇重楼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滇重楼的病虫害防治工作,《TYNZYC 0040-2022绿色药材 滇重楼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的重要差异之一——“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展开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更多依赖化学药剂,虽然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环境污染以及药材残留问题。新版标准则更加注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物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具体来说,新版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生物防治的具体应用方法:
1. 引入天敌昆虫:选择对滇重楼有益且能够有效捕食害虫的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这些昆虫可以自然地降低害虫种群数量,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2. 利用微生物制剂:采用无毒无害的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它们能够特异性地杀死目标害虫而不影响其他非靶标生物。这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还减少了化学农药带来的副作用。
3. 设置诱捕装置:在田间合理布置诱捕器,吸引并捕捉飞行害虫,从而达到局部区域内的害虫密度下降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4. 轮作与间作:通过改变作物布局方式,避免单一作物连作引起的病虫害积累。例如,在滇重楼种植区附近种植一些具有驱虫作用的植物,形成天然屏障,阻止害虫侵袭。
5.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防控策略,确保各项措施精准到位。
综上所述,《TYNZYC 0040-2022绿色药材 滇重楼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在病虫害防治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更加符合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通过实施上述生物防治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滇重楼免受病虫害侵害,还能促进生态环境健康稳定,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