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竹林丰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竹笋采收等。本文件适用于毛竹林的经营管理和丰产栽培。
Title:Techniques for High Yield of Moso Bamboo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0391-2006 是我国关于毛竹林丰产技术的重要标准,旨在指导毛竹林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生产。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常见问题解答。
GBT 20391-2006 主要涵盖了毛竹林的丰产栽培技术,包括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伐更新等方面。该标准为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是毛竹林丰产的基础。根据标准要求,应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坡度不宜超过25°。同时,需避免低洼积水区域,以防止根系腐烂。
根据标准建议,毛竹林的造林密度一般为每公顷2000-2500株。具体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形条件调整。过密会导致资源竞争,而过稀则会影响产量。
抚育管理是毛竹林丰产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
病虫害防治需要综合施策:
根据标准,毛竹的最佳采伐时间为每年的秋季(9月至11月)。此时竹材纤维含量较高,质量最佳,同时有利于竹林的更新生长。
更新采伐后,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新生竹笋的生长:
虽然该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建议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掌握毛竹林丰产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建议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了解标准内容和操作要点,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标准,毛竹林丰产的标准为年均每公顷竹材产量不低于20吨。此外,还需结合竹林健康状况、生态效益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